机械设计制造类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材料热加工虚拟车间

发布时间:2025-03-31

编辑人:灵图互动

阅读量:7

年初,教育部印发了758项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强调了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促进专业教学紧跟产业和技术发展,推动以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灵图互动深刻认识新标准的教学要求,针对制造业升级的材料热加工核心环节,推进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促进职业院校数字化教育方案落地。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1. 材料热加工虚拟车间建设框架

1.1 虚实融合的沉浸式教学场景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1:1比例三维数字化还原真实车间环境,涵盖消失模铸造、砂型铸造、注塑成型等六大典型热加工产线,支持学生通过站立式VR设备“身临其境”观察设备布局、工艺流程及生产动态。

结合AR课程引导,以半实物模型与三维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解析12类汽车零部件的材料成形工艺,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对铸造、焊接、粉末冶金等技术的系统性认知。

1.2 全流程工艺仿真与多工位协同训练

依托“需求-设计-CAE验证-加工-检测”的全生命周期模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从工艺设计到成品检验的完整操作。

以砂型铸造虚拟车间为例,学员需协同完成模具制备、浇注、冷却及缺陷检测等工位任务,系统实时反馈操作规范性与工艺参数合理性,强化标准化生产意识。

1.3 智能评价与风险规避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内置智能算法,可对学生的操作步骤、工艺参数选择进行实时评分,并模拟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设备故障或产品质量问题(如铸件气孔、焊接变形),让学生在零风险环境中积累实战经验,显著降低实训耗材成本与安全隐患。

材料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方案

2. “三结合”教学技术优势

材料热加工虚拟车间通过三点结合突出技能优势,强化职业教学:

2.1 理论知识与工作现场无缝结合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精准还原真实车间环境与设备运行逻辑。学生在虚拟车间中可随时调取设备结构拆解动画、工艺原理微课等知识模块,结合AR增强现实的动态标注与交互指引,让理论知识与工作现场无缝结合。

2.2 前沿技术与教学场景深度结合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集成5G、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支持团队在虚拟车间中同步开展多工位协作任务,多方数据实时同步,满足远程实训与混合式教学需求,显著提升复杂工艺教学的适配性与效率。

2.3 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动态结合

教学内容严格对标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及企业真实生产流程,引入“智能产线虚拟化”的课程设计,模拟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智能制造车间系统操作、数字化工艺优化等前沿技能,无缝对接产业升级需求。

虚拟仿真实训室应用价值

在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引下,职业教育迈入“数智化实训”的新阶段。材料热加工虚拟车间通过构建“教学-实训-考核-认证”全链条数字生态,助力院校培养既懂工艺原理又能驾驭智能装备的新型技术人才,为制造业转型升级锻造高素质技能底座。

推荐案例:灵图互动材料热成型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方案

优秀案例推荐:

  • 1
分享 标签
创建于2025-03-31
行业知识库

鄂ICP备16014868号-1

灵图互动(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