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成为产业链的核心关注点。电池系统的气密性检测是确保其防水、防尘、防漏液性能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电池寿命、车辆安全及用户信任。因而,针对气密性检测的培训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重要一课。为此,我们基于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构建新能源电池系统气密性测试虚拟仿真实训课程,以虚实结合的前沿技术,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标准化的技能培训解决方案。
课程严格遵照新版职业教育标准,基于安全操作流程、技术标准、工艺指导书设计全流程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1. 气密性检测基础理论与场景应用
课程从行业标准与安全规范切入,系统讲解气密性检测在电池电箱、水冷系统等关键场景中的作用原理与技术要求。学员将深入理解检测参数(如压力阈值、泄漏率)与电池性能的关联性,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2. 工具设备认知与操作规范
课程以行业主流QMY-C3型气密仪为原型,构建1:1高精度虚拟仿真数字模型。通过多视角拆解动画演示压差传感器、质量流量控制器等核心组件工作原理,结合MR混合现实技术实现虚拟设备操作训练。重点强化测试接口选型、密封工装装夹规范等实操细节,培养标准化作业意识。
3. 电箱与水冷系统全流程实操实训
针对重点的电箱与水冷系统组件部分,课程进一步细化教学流程,确保学生切实掌握实用职业技能:
3.1 电箱气密性检测
从工装检查、低压气密性测试到数据记录,逐项模拟真实作业场景,重点解析密封面处理、压力保持时间等关键控制点;
3.2 水冷系统检测
覆盖排液操作、高压测试及泄漏排查,强化对复杂管路系统的检测能力;
3.3 报警排查实战
针对充气异常、稳压失败等常见问题,训练学员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4. 数据管理与智能化分析
在电箱气密性检测以及水冷系统气密性检测工作中,整个测试过程产生的数据均会被详细记录在检测仪内。为方便数据的进一步处理与分析,用户只需在主机上插入U盘,即可导出数据。课程模拟数据导出、存储与分析全流程,指导学员利用检测结果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从“检测执行”到“质量管控”的能力跃迁。
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专业人才与技术标准化是制胜关键。通过虚实结合的新能源电池系统气密性测试虚拟仿真课程沉浸式训练,学员可在零风险环境中掌握核心技术,企业则能以更低成本实现人才梯队建设与工艺优化升级。